王天链:纪念左文襄公
现代作家文学
XIANDAIZUOJIAWENXUE
微 刊
现代作家文学微刊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 合办
作家文学杂志社
用手栽培你的理想生活
欢迎转发现代作家文学
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清朝从乾隆后期开始就走下坡路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封建社会行将就木的回光返照而已。乾隆好大喜功,奢靡无度,自诩“十全老人”,实际上是对内不能解决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官吏腐败和土地兼并问题)无力挽回清朝国力下滑的颓势;对外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加速上升的形势,坐井观天,自以为是,整天沉溺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可自拔。乾隆以后的几代皇帝,因为能力有限,魄力不足,只能因循守旧,使得前期形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积重难返,清朝国力加速下滑。晚清的中国,积贫积弱,外寇欺凌,内匪祸乱,局势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国家利权横遭破坏掠夺,中华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值此危机存亡之秋,有血性、有志气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保家卫国,涌现出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左宗棠、冯子材、林永升、邓世昌、左宝贵、聂士成、刘锦棠、刘铭传等无数的民族英雄。在众多的民族英雄中,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左宗棠,是功绩最大、最受人崇敬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被称为“晚清最后一位硬骨头”。
左公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人物。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与外国人打交道,认识到外国侵略者船坚炮利,于是循林则徐之倡,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策,开办福州船政局、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制呢局等近代机器工业,还倡导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开中国机器制造船舶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之先河,为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另三人分别为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他是率兵平定陕甘回民叛乱的主帅,在平叛过程中不忘安抚当地百姓,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民生,为西北局势稳定和民族和睦做出贡献。他领导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凉山大捷和临洮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是近代前期我国在反对外来侵略战争中少有的几场胜利之一。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斗志,不敢亮剑。中法战争中国军队的胜利说明,只要领导者英明、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帝国主义侵略者是可以被打败的!可惜的是,由于清廷腐败无能,李鸿章推行“乘胜和谈”的妥协退让政策,使中法战争导致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全文
在左公众多的功勋中,收复新疆是光耀千古、永垂后世的伟业。十九世纪中叶,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疯狂对外侵略,抢占殖民地。中国的邻国基本被列强所瓜分,列强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日本侵略台湾,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侵略广西,英国侵略西藏,英国还勾结俄罗斯侵略新疆,鼓动并支持中亚浩汗国首领阿古柏侵占新疆,俄国又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侵占伊犁,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由于近代列强侵略者大多自海上来,海防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清政府实权派人物中出现重海防轻塞防的思想,特别是李鸿章认为新疆是不毛之地,收回也没什么价值,不要就不要了,竟然置新疆166万多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几乎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和上千万各族群众的生死于不顾!面对李鸿章之流的卖国行径,左宗棠据理力争,认为海防塞防同样重要,不可有所偏废,伸言如果中国失去了新疆这一战略屏障,那么就会失去河西走廊,就会对京师构成威胁,力主对新疆用兵,收复被占领土。在左公的争取下,慈禧被说服,清廷遂于1875年5月下诏授左公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择机出兵讨伐阿古柏收复新疆。为了顺利收复新疆,左宗棠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先在熟悉阿古柏和英国军情的基础上确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战略,后用一年半的时间筹备军饷和粮草物资,整顿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切就绪后,左公于1876年4月正式在肃州祭旗出兵。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在气势上压倒敌军,65岁高龄的左宗棠抬棺出征,做出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出兵仅一年多就在广大将士的奋勇杀敌和新疆各族群众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穷途末路的阿古柏服毒自尽。后左公以军事为后盾助曾纪泽与俄谈判,清政府与1881年成功收回伊犁,新疆全境光复,美丽可爱的新疆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收复新疆后,左公认识到新疆在国防上的极端重要性,先后五次上书朝廷,建议在新疆设省,清政府于是在1884年设新疆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和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自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兵驱逐匈奴解除匈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版图始,两千年来,历代中央王朝和有识之士为开拓新疆和保卫新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张骞出使西域,十一年吃尽苦头,终于“凿空西域”,为汉武帝用兵匈奴,打通河西走廊进而经略西域创造了条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经十余年战争终于大败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半个多世纪的威胁,结束了西汉对匈奴数十年的屈辱历史,打通了河西走廊,开辟了“丝绸之路”为西汉进一步经营西域奠定基础;公元前60年,侍郎郑吉攻破车师国,招降日逐王,威震西域,汉宣帝设西域都护于乌垒城,设官驻军,从此西域正式被纳入中国版图;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率领所部36人袭杀匈奴使团,震慑鄯善、于阗、疏勒三国,使其王归附汉朝,后来又击败莎车、大月氏诸国,都护西域三十余年,威震西域;640年,唐太宗在灭高昌国后于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设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统辖西域,后唐将苏定芳领兵攻灭西突厥,武则天时(702年)又设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管新疆南北;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清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并迁徙内地汉族、达斡尔族、回族、锡伯族数十万人到新疆屯垦驻扎稳疆,以防沙俄入侵。由此可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新疆各族儿女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历朝中央政府对新疆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和管辖,新疆各族人民也为新疆的开发和民族交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何外部势力、任何组织、任何人都别想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国土虽然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
近代以来,不断有人拿李鸿章和左宗棠比,比较他们的功绩谁更大。有不少的人拔高李鸿章的功劳和历史地位,认为李鸿章的功劳比左宗棠要大。还有许多无良人为李鸿章的卖国行径辩护,说什么在清朝那样的国力情况下,李鸿章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已经最大可能为国家挽回了损失,最大限度维护了国家利权。说李鸿章多么多么不容易,还说什么“年少不懂李鸿章,老了方知真中堂”简直是一派胡言!在我看来,劣迹斑斑的李鸿章(主要是卖国和贪腐),根本不能和左公相提并论!相同的历史境遇下(如对待阿古柏入侵新疆和对待法国侵略越南、广西),李鸿章的表现多为妥协和卖国,而左公则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爱国行动,且成绩显著。李鸿章办洋务、做高官,利用职务为自己捞好处(贪污四千多万两白银和大量的房产),而对百姓的生计则不甚关心,被人讥为“宰相合肥天下瘦”;左公则恰恰相反,毕生两袖清风,每每在任所为民谋福祉:修路架桥、屯田兴农、植树造林,办厂办学,真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们感恩左公的恩德,建生祠以祭拜之。把左公和李鸿章一起放在所谓的“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比,简直是对左公的侮辱!左和李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是太阳之光,一个为萤火之光,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我们去新疆旅游,从北疆的阿勒泰区到南疆的喀什区,从哈密到伊犁,可以领略雪山、草原、大漠、绿洲、峡谷、湖泊等无数美景,可以体会五十几个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可以享受多民族风情及美食。北欧、北美、非洲、澳洲有的自然风光,大美新疆都有,难怪有人说,去了新疆,就好比到了全世界。感叹于新疆的广袤和大美,有人说幸亏晚清有左公在,不然我们过了敦煌就是出国,要到新疆去旅游,还得申请护照,我们要吃哈密瓜和葡萄干就得从新疆进口,此言得之。新疆幅员之广阔、物产之丰富、战略位置之重要,都是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可以预见新疆在祖国今后千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人们也会越来越感念左公的丰功伟绩,左公必将永垂不朽!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兰芝草◆设计:现代作家文学
●作者:王天链,海东市乐都区人。
《现代作家文学》 微刊团队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团队
《作家文学》杂志社团队
微刊投稿邮箱:294207938@qq.com
●投稿须知:投稿后15天内未刊发的,自行处理。禁止一稿多投。如有自愿打赏,用于平台维护,部分链接会加广告,补贴网络流量,不理解的请勿投稿。
◆现代作家文学微刊
◆微刊总顾问兼青海创作基地顾问:李成虎
◆微刊顾问 :古明川 王祥奎 祁万强 王学超 范宗保(排名不分先后)
◆微刊总编兼青海创作基地主任:程启宏
◆微刊执行主编兼创作基地副主任:严丽珺
◆微刊执行主编兼创作基地秘书长:杨春兰
◆微刊文学指导:德都蒙古乔纳
◆创作基地副秘书长:王祥奎 王玉君 包元安 宋会兵(排名不分先后)
◆微刊副主编兼评论嘉宾:王瑄 张维春 雷萍 杨艳萍 胡朝阳 乔宪俊 梅常青 任永贵 任剑锋 侯进元 闫永红 星丽花 宋会兵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摄影师:王芳 田文梅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
◆名誉主席:董守和
◆主 席:依 凝
◆常务副主席:刘 畅
◆副主席:程启宏 朱超群 刘艳军 卢小夫 李景 梁小颖(香港)
◆《作家文学》杂志社
◆社 长:董守和
◆常务社长:孙艳波
◆纸刊编委名单见杂志
图片文字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现代作家文学,是一种品质
每天一条 或诗或文 填补生活的空白
向默默耕耘的作者和支持我们的读者致敬
评论